一年一度的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下午成績出爐,常勝軍桃園市八德區農會,今年拿下桃園3號冠軍,同時技壓高雄147、益全香米,奪得香米組總冠軍,非香米組由花蓮縣玉溪農會的台稉2號拔得頭籌,勝過台稉9號。
傳統糧倉雲林西螺、彰化竹塘、嘉南等地,今年都被五月破紀錄高溫熱到了,米腹白較多,在外觀就敗下陣來,全軍覆沒。
![香米組冠軍(左),非香米組冠軍(右)](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5/10/12079333_1162085197152390_5554391390667499598_n-780x496.jpg)
桃園3號奪香米組總冠軍
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前身是全國冠軍米大賽、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去年為了加強產地行銷宣傳、鼓勵農民種特色品種,改以地區競賽,由三個農民組成一隊,分為香米組、非香米組、一般栽培品種;今年除了在組別內選出不同品種的地區冠軍,香米組、非香米組的地區冠軍,再互相比較品種,選出該組別的總冠軍。
香米組呈現桃園3號、高雄147、台農71號(益全香米)三強鼎立的局面,不乏曾獲經典好米的熟面孔,實力相當接近,許多農民一早就來等結果,緊張得直搓手,連農糧署署長李蒼郎都口誤,把入圍的新竹湖口農會念成雲林口湖農會。
![開奬前農民很緊張](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5/10/12118995_1162088107152099_416222773164107305_n-780x520.jpg)
去年以高雄147參加一般栽培品種組的高雄大寮區農會,今年換到香米組,同樣技壓其他農會,拿下該品種冠軍,桃園3號則由八德區農會、觀音區農會pk上屆冠軍竹北市農會,結果由八德農會獲勝,台農71號由北部的湖口農會,力退兩個雲林農會。
最後大贏家是八德農會的桃園3號,聽到自己擊敗強敵,八德農民開心得振臂歡呼,獲獎農民呂理文說,今年天氣熱,需要經常灌溉讓水流動降溫,才能保持晶瑩剔透、又香又Q的好品質;一旁農民也忍不住附和:「為了顧冠軍田,大家都風雨無阻去巡田!」
![八德農會的農民](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5/10/12107269_1162086603818916_7366875792155738346_n-780x506.jpg)
高溫影響米外觀,新竹以南到台南全軍覆沒
這次可說是一場對抗太陽的比賽,仔細看今年冠軍,西部全都落在新竹(含)以北、台南以南,傳統雲嘉南糧倉全軍覆沒。
評審長、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羅正宗說,今年的米外觀白堊較多,因為5月創下歷史高溫,正值稻穀充實期,北部和花東縱谷產區溫度較低,高雄則因比較早種,逃過一劫,米粒外觀相對透明、有光澤。
花蓮玉溪農會以台稉2號,擊退名氣響亮的台稉9號,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外觀比較剔透,隨著氣候變遷,台灣冠軍米的產區可能大洗牌,北部和花東趁勢崛起。
不同品種特色,評審大嘆難比較
今年新增香米組和非香米組冠軍,原意是為了鼓勵農民,不過有評審私下表示,每種米有不同特性,為了宣傳硬要放在一起比,真的很難分高下。
玉溪農會總幹事彭子南認為,每種地區有適合的米種,先前曾種過高雄139、台稉9號,但最後發現台稉2號最適合,米粒飽滿、透明、稻桿較硬不易倒伏、加上玉里水質乾淨、沒有汙染,種出來的米口感綿密、軟硬適中,希望大家能多多認識玉里米。
![評審長羅正宗](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5/10/12088450_1162091520485091_1208191311497189894_n-780x520.jpg)
box:今年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共有50個鄉鎮,總計66個隊伍,每年競爭都相當激烈,幾乎可說是過五關、斬六將,總共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測試米的外觀規格以及粗蛋白質,總共佔55%,第二階段評比糙米性狀、吃起來的口感等等,佔45%。到底什麼樣的米在評審眼中是上等貨? 請看「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評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