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裡的一堂課:校園耕作.連線報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詩〉

這首詩常用來教導孩子珍惜碗中米飯,如今隨著推廣農事課程的學校越來越多,孩子開始有機會身體力行感受何謂「粒粒皆辛苦」。

湖田國小,千鳥飛越黃金田

「我們努力一年種的米,一個大同電鍋就煮完了。」今年八月三十一日是台北市湖田國小的開學典禮,這天,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不是領課本、打掃教室,而是守在電鍋前排隊,等著將熱騰騰的白米飯,包在海苔裡,然後一起開心大快朵頤!

位於陽明山竹子湖的湖田國小,是北市難得一見的山林小學,也是全市推動農事課程的典範學校,不同於中南部學校的農事課程多讓曾有農事經驗的教師負責,湖田的主責者是教導主任李文英,她靦腆的說:「我是屬於從來沒種過田,但現在和學生一起栽進田裡的那一種人。」

99年2月寒假,在學生家長引介下,正準備拍攝陽明山國家公園紀錄片的導演吳明達,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構想,他提起學校在日據時代曾是蓬萊米原生種故鄉的歷史。西元一九二三年,日治政府在竹子湖設置了蓬萊米的原種田,培育優良種原,分配給各地農民種植,當時的水稻田也涵蓋了現今的操場校地。吳明達建議學校闢一塊田,進行「一粒種子開始的關懷教育」。李文英說:「這點子真是太棒了,我們立刻逛起校園,最後選定在操場旁開墾,這裡就是未來全校六十名學生學習自然農法的教室。」

將草地開墾成農地並不簡單,校方請來務農的家長幫忙接水源、鬆土,鏟子一挖下去,挖出過去建校舍時隨意埋下的工程廢土和廢鋼筋,這更讓校方相信開墾農田是正確決定。同時間,學生在新北市幸福農莊陳惠雯指導下,學習製作育苗盆,也到田裡幫忙築田埂,自然生態社團的學生則負責到鄰近步道取原生種植被,種在田埂旁,田地漸漸成形。李文英坦承,開墾田地超過師生所想像的費時費力,幸好學校原本就為了教育局健康操計畫,將每節下課時間縮短成五分鐘,擠出一堂二十五分鐘的大下課,後來也就順勢成為種田時間。


                             築田埂不馬虎
                                                    築田埂不馬虎
                  
                                                    原生苔蘚移植

 

四月,引水成功的那天,全校學生開始真切的愛上這塊田,田裡的貝類、浮萍、田螺,都成了他們下課後的朋友,好不容易忍住「帶回家」的念頭,大家又忙匆匆帶來了家中的小蝦小魚,希望豐富增加水田生態樣貌,這次校方請來農委會糧管處協助教學,為學生說明原生種與外來種的差異。最後,在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這天,全校師生一起插秧,湖田國小農事課程正式開始了。

                           
                                                 全校育苗和插秧
                

事隔一年半,李文英的還細心保存著當時的紀錄:

 

6月中 抓蟲大作戰:利用課間時間全校下田抓蟲

8月初 稻鄉營:學生擔任小志工,在暑假對外推廣種稻體驗

9月中 割稻、曬稻

12 利用稻束及校園綠竹,全校一起製作校園裝置藝術作品,取代聖誕樹。

12月 利用簡易去穀機在週三綜合彈性課打穀

1  從收成的稻穀中進行人工選種

 
                    
                                                         抓蟲大作戰
                   
                                                    抓到好多弄蝶幼蟲
                   
                                                      稻穗長出來了!

「學生覺得整地很辛苦,最喜歡抓蟲,每個孩子都是抓蟲高手。」李文英說,校方對農事課程的態度,保持著關切稻作生長、欣賞田地之美,但不積極以肥料協助生長、不以農藥除盡雜草與蟲害的自然態度,雜草過高時,學生就去拔,蟲害嚴重時,學生就親手去抓蟲。彷彿是為了鼓舞學生,大自然展現了驚奇的生命力,每天晚上,水田上有螢火蟲飛舞,每天早上,濕潤的土壤裡見得到白鷺鷥小小的腳印,後來,學校真的在田地旁立了一塊石碑,寫著:「千鳥飛越黃金田」,這是四年級學生陳劭廷、陳宥荃、曹曜甡所想、通過全校學生票選的碑文,以簡單七個字,描繪出每天看到水鳥在稻田上飛翔的感動。

                     

                                                        新朋友–甲蟲

                                           
                                                     可愛的白鷺鷥腳印
                    

儘管稻米在去年九月收成,但學生只能利用下課時間,純手工曬稻、打榖,留下來年育種所需的稻榖,再去榖後,大家小心的用嘴吹開稻殼、挑出白米,最後完工、包裝成一包小小的白米,那已經是今年夏天的事了。八月底開學日這天,六年級學生恩潔和林尚蓉,幫忙把這包米煮成一鍋白米飯,每名學生雖然分不到一碗飯,心裡卻非常感恩,他們用心品嚐著土地賜與的生命滋味,此刻比誰都還清楚「粒粒皆辛苦」的含意。

                     

 

龍肚國小,一包穀子的作業

 

若從頭論起,位於高雄美濃的偏鄉小校龍肚國小,應是國內正式推展農事課程的始祖。90年,從小務農的主任黃鴻松,一心想讓農村學校回復農村節奏,學生生活能與社區農事活動緊密配合,他開始利用學校荒地,讓高年級學生進行小規模的種稻體驗,當時的田地僅有一間教室三分之一大,收割後的稻榖,任由學生拿去餵鳥。

 

94年,農糧署推動「深度米食教育-看稻子長大」計畫,學校正式社區裡租了兩分地,並規畫整套搭配課程。黃鴻松規畫了一份「跳脫中產階級」的寒假作業:「一包穀子」,學生不再記錄去哪裡玩、看了哪些書籍,而是帶回一包種子、一包土和一個育苗盆,讓有農務經驗的家長一起參與,協助育苗。這批秧苗,便是那年的春稻。(年種稻過程,由馮志仁老師掌鏡攝成〈穀子‧穀子〉紀錄片)

 

炎熱的南臺灣一年本可種兩次稻作,龍肚國小選擇在初春時種下春稻,暑假前收割,不種夏稻,讓土地休息,直到十月颱風季過,再耕田種蔬菜。「種田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黃鴻松說,春天天氣溫和、病蟲害少,插秧後並不需要太費心照顧,學生利用升旗時間,到田裡撿福壽螺;美術課就到田邊挑稻桿綁稻草人,或是作晴天娃娃,祈求雨別淋壞了稻作;音樂課時,學生排排坐在田邊水圳旁的矮牆上,一起大聲唱歌。

                     
                         

     

六月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每年重要的「米食品嚐會」,由於採自然農法,收成是一般農法田地的六成,約有白米六、七百斤。這些珍貴的白米經志工媽媽巧手烹調後,成了爆米香、麻糬、壽司等各式米食,新住民媽媽也親手作南洋米食讓師生大飽口福,學期結束後,還沒吃完的米就由教師協助上網義賣,籌措清貧學生的畢旅費用,也募集下學期的田租、肥料、農機、秧苗、種子所需經費。


                   

然而,無法做到營養午餐自給自足,是黃鴻松最大的遺憾,畢竟學生不是專業農夫,辛苦一學期的代價,也只有六月能吃到自種白米,而秋冬收成的蔬菜也只夠偶爾加菜。學校教師們曾自費組團到日本參訪「食農教育」,在山形縣見到自給率最高的小學,每週都有固定數堂農事課,一至六年級分種不同蔬菜,才勉強達到五成自給率,他也研究文獻,發現美國某些社區正推動「食用校園」,由社區居民、軍營、監獄社區種菜,供應當地學校所需食材,以臺灣校園的農耕規模確實難以達成食材自給的目標。

 

不過學校並不放棄支持在地農業的理念,轉而向美濃當地有機農民採購蔬果,一個月中總有幾天,學生一邊認識產銷履歷與生產方式,一邊吃一頓有名字的飯。黃鴻松說:「市府表面雖然鼓勵學校跟有機農民購買,旦食材只要超過十萬元就要招標,導致學校午餐長久以來被廠商所把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的作戰方式,就是選在有機蔬果較能穩定供應的冬天,將廠商部分叫貨量,挪移至有機農家,不違法、也不至於得罪廠商。

 

如此費心,只是為了讓學生的農事體驗課程更完整,農事教育不只是踩踩泥巴、流汗收割,比起勞動的技巧,下一代更需要正確的農業知識,包括稻田裡的生態、地產地消、健康飲食、農藥使用、產地到餐桌等概念

全國校園廣農事課程熱潮

 

臺南市信義國小將圍牆邊堆積廢土的空地改良成休閒農場,臺南市港尾國小向附近農民承租農地,高雄市大寮國小向家長借來休耕農地,讓學童種植有機稻,高雄市翁園國小則在校內建置「有機植物生態教材園」,發展「有機」本位課程。近年越來越多學校投入農事課程,郊區校地較寬廣的學校,大多選擇某處荒廢已久的校園角落,市區學校則在鄰近農村承租田地,無論何種形式,多讓這一代孩子,有了踩在濕泥地上的初體驗。又因國內食品安全屢亮紅燈,學校皆採無農藥、不施肥的自然濃法,慢慢導正學生的飲食觀念。

 

臺南市大文國小位於七股區,土壤鹽份多,師生在當地農家協助下,學習利用蚵殼改良土質,將校園角落的鹽地闢建成為「春夏圃」、「秋冬圃」,栽種起機蔬菜,去年以菜豆、四季豆為主,今年在「頂洲種苖園」贊助下,全校改種小番茄,每名學生都認養一株番茄,期末將以生長狀況、收成量進行評比。

                              
  

大文國小的農耕課時間是每週三上午八點至八點四十分。校長王明凱開朗的說:「校長時間以前是讓學生背誦成語,但每個人嘴巴翹得高高的,如果真的不想背書,我們就來種田吧!」看著學生在番茄苗圃中穿梭,蹲低了身子觀察葉片,他心中也開始規畫,明年春天就請南台科技大學要來協助栽種草莓吧!

 

農事是長久經營的課程而非短暫活動

 

其實這並非國內首波農事課程,民國80年,北市就曾率先推動田園教育,讓八所郊區小校嘗試校內種菜,成效卓越,也一度吸引外校學生轉入,但最後仍因家長贊同與反對意見起衝突,90年後開始停擺,如今農事課程風潮在全國又起,李文英認為原因多樣。首先是營養、環境教育受重視,臺灣本土意識高漲,強調在地認同,另一個關鍵點,就是以往農事課是「活動」,如今強調「融入課程」。

 

以湖田來說,今年二月學校在社區承租五分田,農事融入所有課程,自然課到田地裡觀察生態,藝文課用稻桿做項鍊、編稻草樹,國語課程則閱讀農村文學,學生參觀花博時,甚至能提出原生種與外來種的質疑,展現了敏銳的生態觀察與土地關懷,讓原本不特別支持農事課程的教師、家長也轉而支持,李文英說:「哪一種教育可以讓孩子主動關心世界,我們現在已經明白了。」

 

「龍肚是美濃的米倉,龍肚的孩子必須認識稻子。」黃鴻松說憂心的說「種田沒出息嗎?我真的很怕孩子這麼想,農業長久以來被看輕,農民淪為社會低層,導致土地不被愛護,環境污染與不必要的開發案大肆橫行。」他時時提醒學校教師,無論是否真心投入農作,都別讓學生小看農事、看輕農人,有了滴汗拔草、驅趕雀鳥、和害蟲鬥智、親自呵護幼苗成長的經驗,才會知道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有多珍貴。

 

每一次灑下新的種子時,不只是種在田裡,還種在每個孩子的心裡。三餐食物是生活、生命基本,而農村、農田的保存,是國家重要的一環。黃鴻松相信,愛土地的孩子會關心土地,無論未來留在家鄉或在外生活,都不會做出傷害土地的事。

 

                 

圖片提供/湖田國小、大文國小、龍肚國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