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古早仔茶

古早仔茶

朋友小君和他的小妹在製茶廠內,右邊鐵架上整齊排放著曬茶用的竹篾。(攝影/如斯,2014.06.29)
朋友小君和他的小妹在製茶廠內,右邊鐵架上整齊排放著曬茶用的竹篾。(攝影/如斯,2014.06.29)

伊叫做小君,是我認識差不多八年的換貼仔,已經說好結婚的那天,我是她的伴娘。

緣結在高中,對伊的印象,就是守時,每天她要早上五點多起床,從三芝來到市區上課,她的遲到次數幾乎是零。

小君不愛喝飲料,吃東西很挑剔,寫字很端正,還有伊阿爸在石門有塊茶園,厝內在種茶。

嗯,種茶?

喔。

出社會幾年,開始飲茶,想起我的朋友伊阿爸在種茶,經過忙碌春茶採收,FB幾次你不要幫倒忙的拒絕,夏天了,茶園裡蟬噪鳴鳴迎接陌生人的到來。

造訪小君時正是炎炎夏日,茶園蟬噪鳴鳴。(攝影/如斯,2014.06.29)
造訪小君時正是炎炎夏日,茶園蟬噪鳴鳴。(攝影/如斯,2014.06.29)

站在茶樹旁,那抹身影是小君,她撐著傘,說你來得晚,現在剪得整整齊齊,樹仔要再成長。茶園在石門鄉,春冬做硬枝紅心的鐵觀音、老茶,夏天放小綠葉蟬啃咬,做有果香味的紅茶。

它被梯田圍繞,我們爬了一段坡,看茶叢順著土地曲折蜿蜒,矮矮小小,是新生茶樹,遠方有海,北海岸的臺灣海峽,高大樹木擋住,你看不見,小君補充,哎呦,現在熱,之前很多人來這裡拍婚紗照。

再往裡頭走,是修剪好的茶樹,葉子肥厚深綠,那是這棵樹成長的源,要好好愛護,等嫩芽發枝,就是能採的茶。

肚子很撐,因為剛被小君爸媽招待,楓林製茶廠是伊小時成長的厝,前面一塊埕,專門萎凋,就是曬茶。

楓林製茶廠是小君一家的起家厝,正門內左右春聯相對,右門是「年年如意春」,左門對「歲歲平安日」。(攝影/如斯,2014.06.29)
楓林製茶廠是小君一家的起家厝,正門內左右春聯相對,右門是「年年如意春」,左門對「歲歲平安日」。(攝影/如斯,2014.06.29)

這間閩南古厝經歷數十冬,從君爸正萬阿伯的阿公開始種茶,傳承三代百年已過。對伊來說,這不僅是生活所在,也是日夜工作製茶餵養孩子的工作間。

小君阿爸親手寫下的招牌,歷經數十年寒冬,歲月仍掩不住書者的堅毅性格。(攝影/如斯,2014.06.29)
小君阿爸親手寫下的招牌,歷經數十年寒冬,歲月仍掩不住書者的堅毅性格。(攝影/如斯,2014.06.29)

門後空間物品背後似乎都有故事,記憶,共同合出一支古早歌,呦,來客囉,人客來來來⋯⋯阿伯是古意的人,話不多,用手勢指指桌上團茶,當作招呼,團茶用棉布包裹,篆書鐵觀音是伊的字,小君在旁邊說,阮爸爸有在寫字,外面那塊招牌,就是爸爸寫的。

製茶廠是小農經營,小君阿爸自阿公繼承茶園,開始和時間競賽的製茶年月,忙碌時期,常出動一家子合力完成。(攝影/如斯,2014.06.29)
製茶廠是小農經營,小君阿爸自阿公繼承茶園,開始和時間競賽的製茶年月,忙碌時期,常出動一家子合力完成。(攝影/如斯,2014.06.29)

阿姨熟練的拿著茶罐,炭焙鐵觀音和台灣老茶,說馬來西亞來的錫罐喔,阿伯補充,這不能裝潮濕的茶,會軟掉,隨後緩緩跑到灶間煮菜,小君說媽媽從昨天開始熬仙草雞,就等你來,爸爸炒菜很棒,比媽媽厲害,阿姨接力細語,雞湯不僅放仙草還有含羞草一些草藥,這是爸爸傳給我的炖補方,阮爸爸,小君的外公也種茶,開在草里,在日治時代阿祖有接到聘書,教大家學製茶。

紫砂壺泡著炭焙鐵觀音,茶葉健康蓬發於壺底,訴說著香氣。(攝影/如斯,2014.06.29)
紫砂壺泡著炭焙鐵觀音,茶葉健康蓬發於壺底,訴說著香氣。(攝影/如斯,2014.06.29)
琥珀金黃茶湯喝來味甘,喉韻綿長,君爸說這是官韻。(攝影/如斯,2014.06.29)
琥珀金黃茶湯喝來味甘,喉韻綿長,君爸說這是官韻。(攝影/如斯,2014.06.29)

她優雅節奏地於茶池舞躍,茶則,還有舊式茶秤,你看,這是五克,兩克,一克,加起來十克,用一壺朱泥泡茶正好。鐵觀音配古厝有一款氣,因為石門鐵觀音要等,佐光陰放在甕裡靜置,就是藏茶。金黃茶湯自杯底散發微酸沈穩的喉韻,耐泡,一杯潤心,回想舊時時光,這杯茶品的是人情滋味,還有那種傳統人家有的勤勞;石門鐵觀音製程繁瑣,加一加幾乎要三十幾道,用器散布在這厝,交雜著小君一家的早時傢俱,比如木製以腳踏輪運作的裁縫機。

(1) 茶秤 / (2) 小君外婆古式裁縫機,採腳踏輪用運轉,現在供男主人使用/ (3) 大同電扇至今仍在每年夏天放送涼風/ (4) 裁縫機桌面細部 (攝影/如斯,2014.06.29)
(1) 茶秤 / (2) 小君外婆古式裁縫機,採腳踏輪用運轉,現在供男主人使用/ (3) 大同電扇至今仍在每年夏天放送涼風/ (4) 裁縫機桌面細部
(攝影/如斯,2014.06.29)

做茶

想想小君生活會那麼規律,和她出生在茶農世家脫離不了關係。阿伯剪開儲藏八年的鐵觀音,我就這樣聞著空氣飄蕩著茶香,像八哥默念做茶製程。

(1)竹篾上放置茶葉 ,於戶外與室內萎凋 / (2)萎凋後機器浪菁,防止茶葉發酵/ (3) 為了有保留古早官韻的茶味,採傳統焙籠以龍眼木炭烘焙/ (4) 機器團揉,茶葉捻形(攝影/如斯,2014.06.29)
(1)竹篾上放置茶葉 ,於戶外與室內萎凋 / (2)萎凋後機器浪菁,防止茶葉發酵/ (3) 為了有保留古早官韻的茶味,採傳統焙籠以龍眼木炭烘焙/ (4) 機器團揉,茶葉捻形(攝影/如斯,2014.06.29)

每天早起採茶,與時間競爭,幾乎一日完成以下手續,日光萎凋,日內萎凋,浪菁,炒菁,揉捻初乾,布包團揉,解塊,文火複乾,覆團揉,之後還有初焙,揀枝,複焙茶等等,尤其焙茶,若以龍眼木炭烘烤,要隨時守候,不能偷懶放鬆,這樣日復一日,成就一季茶。阿伯說種茶講究「天地人」,氣候,水土保持,還有最重要是主人雙手付出無悔。

付出無悔,每季茶,出的是一家人的力,這樣輪轉春秋,團結製茶,茶有愛,泡茶也益發有情。

陳年老茶需長久窖藏,十年載光陰荏苒,才發酵成濃厚的滋味。(攝影/如斯,2014.06.29)
陳年老茶需長久窖藏,十年載光陰荏苒,才發酵成濃厚的滋味。(攝影/如斯,2014.06.29)

茶樣

觀察壺底浸潤茶葉,濡濕蓬發,朝氣勃勃,烏綠綠,禁得起重複沖泡。小君家的茶園,一叢茶樹,生成數株一心二葉,在鹹鹹海味氛圍中十分有個性,對比著夏蟬生命殆盡落下的軀殼,擁有無比活力。

茶園一邊高,一邊矮,指著矮樹,小君說十年後再來看,這邊會和高的一樣茂密。十年回首,可能我們都要老去,它們正是茁壯。相信茶香會一代傳一代,猶如那厝蘊藏的古調,如此吟長,如此動人。

茶樹蓊鬱,朝氣蓬勃(攝影/如斯,2014.06.29)
茶樹蓊鬱,朝氣蓬勃(攝影/如斯,2014.06.29)
蟬身枯槁,逝者如斯(攝影/如斯,2014.06.29)
蟬身枯槁,逝者如斯(攝影/如斯,2014.06.29)
茶園一隅(攝影/如斯,2014.06.29)
茶園一隅(攝影/如斯,2014.06.29)

更多資訊詳請閱讀電子版本,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