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鰻魚(圖片來源/Max Pixel)

【書摘】讀懂世界最神秘魚類:《鰻漫回家路》揭開鰻魚和捕鰻人的秘密

2019 年奧古斯特文學獎(瑞典最大的文學獎)獲獎作品《鰻漫回家路》是一本揉合鰻魚史和個人生命的故事,作者將他與父親捕釣鰻魚的童年經驗,穿插在各種與鰻魚相關的文學、科學、地方史的紀實間,左手書寫充滿感性的家族記憶,右手爬梳古今各種與鰻魚相關的史料,交織出這本動人的非虛構文學作品,衷心推薦給喜歡自然書寫的讀者們。

(以下內容摘自《鰻漫回家路:世界上最神祕的魚還有我與父親》一書,由啟明文化授權轉載。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該書。)

神秘的鰻魚(圖片來源/Max Pixel)

從柳葉鰻到玻璃鰻,從馬尾藻海到歐洲

鰻魚是這樣誕生的:一切發生在西北大西洋一處稱作「馬尾藻海」的水域,當地就各方面而言,都是孕育鰻魚的最佳地點。馬尾藻海不能算是邊界明確的水域,我們很難釐清它從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因為它躲過了凡世的量測標準。它位於古巴與巴哈馬群島東北端,在北美海岸以東,但此處變化莫測。馬尾藻海猶如一場夢:你無法明確說出自己何時闖進它的領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莫名離開了它;你只知道自己曾經造訪過它。

歐洲鰻就在這裡誕生。成鰻春天在此處產卵,將之受精。安全陰暗的深海孕育出如幼蟲般的迷你生物,頭部與眼睛甚至尚未發育完全,這個階段的鰻被稱為「柳葉鰻」,身體扁平如柳葉,幾乎完全透明,而且只有幾公釐長。這是鰻魚生命週期的第一階段。

這群纖細輕薄的柳葉立即踏上旅程。墨西哥灣流帶著牠們漂流數千公里,橫渡大西洋,朝歐洲海岸移動。這段旅程最長可能得需要三年;於此同時,幼體一公釐一公釐慢慢長大,就像一顆慢慢膨脹的氣球,等到牠們終於抵達歐洲,第一次變態已經完成,此時的牠們成為「玻璃鰻」。這是鰻魚生命週期的第二階段。

鰻苗呈透明狀,歐洲稱為「玻璃鰻」。 (圖片提供/林吉洋)

黃鰻到銀鰻,完成繁殖後一生才落幕

玻璃鰻的外型看起來與之前的柳葉體形態類似,全身幾乎透明,長度只有四到五公分,修長滑溜,彷彿色彩或原罪都尚未在體內紮根。牠們接近歐洲海岸後,通常會上溯溪流或河川,幾乎立刻適應淡水水域,此時的牠們會經歷下一個變態,牠的體色轉黃,成了一條「黃鰻」,這是鰻魚生命週期的第三階段。

黃鰻有本事游過最淺、最茂密的水域,就連流速最快的水流也能輕鬆駕馭。牠可以遷移數千公里,不屈不撓、無所畏懼,一旦牠找到自己的家,牠就會年復一年住在原處,通常都是僅幾百公尺不到的半徑範圍,牠通常獨自度過,讓四季更迭決定自己的各種活動。

不過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通常在十五歲到三十歲時,野生鰻魚會突然決定傳宗接代。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究竟有哪些誘因觸發了這個決定,但一旦下定決心,鰻魚的平靜生活就會嘎然中止,掀起截然不同的劇烈波瀾。牠開始努力想游回大海,同時進行最後的變態階段。單調沒特色的黃褐色消失了,牠的身體變得更清晰顯眼,背部轉為黑色,兩側呈現銀白光芒,甚至帶著條紋,肉體的變化似乎也反映了鰻魚的嶄新決心。黃鰻成了「銀鰻」。這是鰻魚生命週期的第四階段。

待秋天為地球開展暗沉的保護色後,銀鰻也隨之洄游大西洋,前往馬尾藻海。鰻魚的身體也彷彿經過了一場深思熟慮,如今更適應這趟長途旅行了。牠一天能游將近五十公里,有時會潛到地表以下一公里深;人類對這趟旅行仍然瞭解不多。它可能長達六個月,也有可能因為冬天而暫停。目前已知被圈養的銀鰻在沒有補充任何營養的狀態下得以存活四年之久。

這是苦行僧般的漫長旅程,鰻帶著我們難以理解的生存決心堅持進行。但是,等到鰻魚抵達馬尾藻海後,牠再一次回到了家。在盤旋混濁的海藻底下,牠讓卵子受精。一旦完成這項任務,鰻魚心滿意足,寫完了自己的故事,牠的生命就在這裡永遠結束。

上為鱸鰻,體表具有雲紋;下為短鰭鰻,體黑色與白鰻相似 (圖片來源/水試專訊第40期)

溪是父親的根 是他童年的界線

父親喜歡釣鰻魚有幾個原因。我不知道哪一個是主因。

我確實知道的是,他喜歡走在溪流旁。他喜歡那彷彿充滿魔力、過度蔓生的大自然,潺潺流動的溪水、隨風擺動的柳樹,以及蝙蝠。那裡離他童年老家只有幾百公尺,那是一座小農場,有一棟主屋以及馬廄,一條狹窄的礫石小路沿著平緩斜坡往下就可以走到小溪。小時候父親就在這條小徑跑上跑下,有時候是去釣魚,要不就是游泳。

小溪等同於他童年世界的邊界。他會躡手躡腳穿越水邊的高大草叢,一把抓住活老鼠,將牠放進口袋,帶回家在院子裡練習彈弓。冬天時,他會到結凍的溢流溜冰。夏天,當他跪在田裡,撿馬鈴薯或替甜菜除草時,甚至能聽見急流的水聲。

這條溪就是他的根,他熟悉的一切,他總會想要一直回歸。但悠游其間、偶爾對我們現身的鰻魚,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東西。牠們提醒我們,一個人能理解的事物是如此地少,無論對鰻魚或對其他人亦然,我們根本無從得知自己從何而來,又會往哪裡去。

捕鰻的知識與文化成為在地居民認同

瑞典斯堪尼省東岸的哈納灣擁有獨特的海濱美景,從南邊的斯滕斯角北上到奧胡斯,綿延近五十公里,人們通常稱呼這裡是瑞典的「鰻魚海岸」。

厚實的大型木柱隔著固定的距離豎立在沙灘上,每一群大約有七、八根。它們看起來像電線桿,但又沒有電線,似乎只是隨意放置。這些木桿是用來掛放漁具與漁網的,方便曬乾或修補,只要看到一小簇木桿樹立在地平線上,就幾乎可以確定旁邊一定會有一間小房子,它通常會是古老的磚造或石砌建築,茅草屋頂,有些已經半埋在沙丘間,大門總是面海。這些小屋子被稱為「鰻魚棚」。

最古老的鰻魚棚十八世紀時就在這裡。當年五十公里的海岸線至少可見一百多間,至今矗立此處的大約還有五十間左右。這些鰻魚棚大都以它們所屬的捕鰻人或當地流傳的神話傳說命名。例如:兄弟棚、傑帕小棚、尼爾斯小棚、漢薩家的小棚、雙胞胎的小棚、國王小棚、走私者小棚、尾棚、布穀鳥棚,還有騙子的小棚。有些早已廢棄毀壞,有些則已經改裝成人們避暑渡假的海濱小屋,但少數仍然維持當年的使用目的。

在這些小棚內,你還會找到一種人,他們與自然學家截然不同,但卻也與鰻魚同樣有著密切的關係:捕鰻人。

瑞典鰻魚海岸的捕鰻人已經為數不多,彼此之間的兄弟情誼雖然已經不復見,但他們的存在以及專業早已形塑了這地區的生活模式。幾百年來,捕鰻向來是此地文化、傳統與語言的核心。這裡幾乎人人都叫得出老捕鰻人的名字。大部分的人都至少曾經參加過一次鰻魚宴,這是在夏末初秋一項專屬鰻魚的慶典活動。在這裡,鰻魚與圍繞著牠們所建立的傳統以及知識,早已成為當地居民認同的一部分。

台灣的捕鰻人居住在臨時帳篷中,與歐洲的鰻魚棚有異曲同工之趣。(攝影/林吉洋)

為何要當捕鰻人?

什麼樣的人會選擇成為捕鰻人?鰻魚能提供這些人什麼?職業與收入是最簡單的答案,但還不是故事的全貌。誠然,鰻魚在歷史上向來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重要食物來源,但牠一直很狡猾,難抓、難懂、神祕,很多人就是不喜歡牠。牠迫使捕鰻人開發特殊的方法與工具;鰻魚自己怪異的行徑也讓捕鰻業無法擴大,儘管需求極高。牠不能如鮭魚般養殖,事實上,牠也不可能在圈養中繁殖。作為營養來源,鰻魚對很多人來說至關重要,但牠完全不願意配合。到了今天,吃鰻魚的人越來越少,漁獲量也逐漸萎縮,何必要當捕鰻人呢?

如果你問瑞典鰻魚海岸的那群人,大部分會得到的答案是:這從來就不是個選擇。大家天生就是要吃這口飯,在世代傳承中,你不知不覺就培養出師了。當然沒有什麼大學課程或專業培訓單位會訓練捕鰻技術。捕鰻人擁有的知識從來就不是在教室或實驗室取得的。它經過了好幾世紀的嬗遞,正如一個仰賴口耳相傳、從來都沒有人費心書寫的古老故事。如何製作捕鰻陷阱、替鰻魚剝皮、判讀海象與天氣、詮釋鰻魚在水面下的活動:這冷僻專門的知識是通過實際行動傳遞下來的,是超越了歲月與時間的共同經驗。

因此,捕鰻常常是家族事業,代代相傳。只要是捕鰻人,必然流著捕鰻的血液。只要是捕鰻人,全都將這行業視為比捕鰻活動更為神聖的事:這是文化延續,這是傳統與知識的繼承。

延伸閱讀:

【等待鰻金】蘭陽溪口上百捕鰻人紮營,以命搏浪迎接「白金」鰻苗

今年請安心多吃鰻魚飯!難得豐收卻受日本疫情市場波動,池邊價大幅腰斬

台灣鰻魚多樣性全球第一 新發表魚種以台灣命名

月光光,鰻荒慌-消失的鰻魚王國(1)鰻苗貴如黃金,上百億養鰻產值陷入危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