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舊農業交叉口,堅守宜蘭價值或農地轉現金?│如何落實農地農用?

宜蘭農舍爭議多時,也反映宜蘭當地農民對農業、農地價值看法不一,宜蘭縣前農業處長楊文全表示,宜蘭正站在新舊農業交叉口,老農對農業未來沒信心,想透過賣地拿回最後一筆錢,新農認為農業有優勢,農地農用可發展產業,兩者對農業看法南轅北轍,對農地價值認同也不一樣。

曾擔任前宜蘭縣長陳定南、游錫堃顧問的林盛豐表示,「假設我們都聽地主,宜蘭農地就不是農用,宜蘭就不是農業縣,變成住宅、民宿用地,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代表我們國家土地管制徹底失敗,房地產價值確立,從農業永續發展角度去看,這趨勢很不好」。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兼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則建議,在城鎮郊區、農地邊緣兩者中間建立低密度住宅區,擁有農地的農民可以透過容積移轉方式,把一部分土地的權利用在低密度住宅區蓋房子,不僅讓農地保持農用,農民不再把房子蓋在自己農地上,而想要過田園生活的都市人也可以去買低密度住宅區的地,這才是根本之道。

楊文全:宜蘭處在新舊農業交叉口,兩股勢力相當

宜蘭縣前農業處長楊文全表示,宜蘭農民因為農地對立情形是老問題,長久存在在宜蘭社會,這之中短期利益、長期利益在相互拉扯,宜蘭人內心也矛盾,確實像陳金德講的,宜蘭長期農業沒落,老農務農一輩子,想透過賣地拿回最後一筆錢,這是基於認為農業沒有希望了,宜蘭不要發展農業了,才會有這樣想法;但在新農這邊,他們認為宜蘭農業有優勢,新的經營方式很好,宜蘭農業縣前途光明。

「這是一個舊農業衰退,新農業機會的交叉點,在新舊交換下,兩股勢力相當」,楊文全進一步說明,「你現在可以看到蓋了許多豪華農舍,但你同時也看到非常多都市人、農村第二代回來鄉下務農,這兩個現象是同時發生的」,他們對農業看法南轅北轍,對農地價值認同也不一樣。

2015年反對農舍修法加嚴的民眾到營建署陳情(圖片/上下游資料照)
小農龔哲敬與表哥阿亮投入農業,還投資買農機(攝影/楊文全)

顏愛靜:英國要蓋農舍需嚴格審查農業經營計畫

政大地政系教授顏愛靜表示,自己經常去宜蘭三星鄉行健村,這些有機農業農民都是傾向保護農地,「這是個兩面刃問題,看你把農地當作商品還是生產要素」,其實一般農民都會非常堅定要守護農地資產,因為這也是資源,你要經營農業就是要善待土地,「你不會讓農舍隨便蓋,會盡量臨馬路蓋,因為這樣運送資材、出入都方便,也能保持農地完整,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農舍不是一般普通居住的宅舍,它是有生產特性在裡頭的。

顏愛靜表示,台灣跟英國相較之下,農舍政策是相對寬鬆的,如果在英國要蓋農舍,要看農業經營計畫,確定是否真的有農業經營,農業營收比率高,以及僱用多少工人,如果評估下來地方不夠,需要蓋農舍讓工人居住,那才會審核通過,「是有需求才能在農地蓋農舍」。

回溯宜蘭價值,林盛豐:農業發展是農業縣第一要務

在前宜蘭縣長陳定南、游錫堃任內曾做出宜蘭總體規劃,打造「宜蘭價值」,將宜蘭定調為農業、文化、觀光路線,並成功阻擋六輕進入宜蘭,完成全國著名的冬山河親水公園、宜蘭運動公園、羅東運動公園、蘇澳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使宜蘭縣的公共工程成為台灣典範。

而曾擔任前宜蘭縣長陳定南、游錫堃顧問、現任實踐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林盛豐表示,當初做宜蘭總體規劃時,對農地問題就已經感到很困擾,台灣農地有可興建農舍規定,但農舍相關規定又特別鬆,所以就算規劃得再好,農地仍有可能因為蓋農舍而被破壞,「但我認為宜蘭是個農業縣,農業發展、農地永續管理是農業縣的第一要務。」

回到現在宜蘭農地問題上,林盛豐表示,雪隧通車後,宜蘭農地因為農舍管制鬆散,變成房地產炒地的地方,農舍轉成民宿,或是農地根本沒農用,這個偏差長期所帶來的後遺症,就是農地耕地破碎化及污染情形,且農地價格也跟著上漲,就全世界而言,台灣是唯一一個國家,讓農地「房地產化」,農地價格飆高不是因為農地生產力,而是房地產炒地所造成的結果。

林盛豐表示,「假設我們都聽地主,宜蘭農地就不是農用,宜蘭就不是農業縣,變成住宅、民宿用地,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代表我們國家土地管制徹底失敗,房地產價值確立,從農業永續發展角度去看,這趨勢很不好」。

林盛豐強調,宜蘭原來就是以農業觀光立縣,但現在農舍氾濫毀了宜蘭景觀,「我覺得宜蘭農業地景,應該是它的基調,再破壞下去不行。」宜蘭原來的理想就是有機農業發展基地,打造深度旅遊觀光,政府應該要盡量維持這個方向。

農地問題如何解?林盛豐:「農舍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不過,林盛豐也坦言,「要讓農舍規定變嚴格,在立法院是過不了的,當初彭作奎就是因為堅持立場受到政治反彈而辭職」,雖然不清楚農舍臨路臨側規定是否違法,「但我很佩服先前縣長林聰賢、農業處處長楊文全,他們堅持農地農用、農舍位置規定,使得農舍氾濫問題暫時止血、停住」。

林盛豐表示,以農地農用立場來說,林聰賢講得蠻有道理的,但如果站在農地作為民宿或住宅的人來說,他們就會認為沒道理,「農舍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會受到很大的政治壓力,所以最後楊文全也跟著下台。

是否能夠有折衷方案讓雙方都能接受?林盛豐回應,「我也說不上來」,但從專業角度上來看農業永續發展,變成住宅化、民宿化絕對是錯誤的。

宜蘭前任縣長林聰賢(右)前任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左)因農舍被議會砲轟(圖片/上下游資料照)

不動產界代表邱錫奎:政府應輔導友善有機農業,讓都市人到農村體驗

宜蘭不動產與仲介業代表邱錫奎表示,農地一定要農用,但農地農用不是只有生產使用,也包括農業生態體驗、農村生活使用,如果侷限農地農用定義,會對農村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邱錫奎強調,一個有為政府要有能力把環境保護好,又把農村經濟發展好,這才是政府應該要努力的目標,「現在一直爭農舍要蓋在哪裡,那個不是重點,今天如果是把農業發展好,問題都迎刃而解,如果農地留起來高過農舍價值,還會有誰去蓋農舍?」

邱錫奎表示,現在農地產值太低,政府應該輔導農民作友善有機農業,在生產面上把價格拉高;另外也應該推廣農村生態旅遊、農村生活體驗,讓土地更加有價值,讓都市人可以來體驗農業生產,甚至來農村住,不一定要去住民宿,「政府應該要讓農民得到合理利潤,讓作田跟做工的人收入一樣,不然做農民一個月不到一萬怎麼生活?」

邱錫奎:規劃農舍集中區 農地維持農用

邱錫奎也提出建議,「農村不是不能蓋農舍,而是農舍要集中在一起,農地才不會破碎,不然今天你把農舍蓋在臨路臨側或是田中央,只要農民各蓋各的,那農地還是破碎」,假設今天十甲地,那就一甲地全部蓋農舍,九甲地好好保護作為農用,農地也不會破碎化,應該要劃設專區,建立農村住宅區,集合住宅的觀念,農民可以互相照顧,不論排水、用電、公共設施等都對農地沒污染。

邱錫奎進一步解釋,「難道現在農地生態就有得到保護嗎?沒蓋農舍就得到保護?」即使農舍對環境不友善,但其實相較其他違規使用並沒有那麼嚴重,像是在農業區養豬、養鴨,或是蓋工廠等,都會污染農地,「應該回歸理性,今天真的要保護土地的話,先找出到底是誰在危害土地先去處理」,邱錫奎強調,政府本來就有編制專屬特區,應該要好好落實,像是工廠就在工業區,養殖業就在養殖專區,應該做整個區域規劃,好好管理。

宜蘭農地地景破碎(攝影/張良一)

宜蘭意見不只兩派 黃璋如:低密度住宅區是解方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兼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表示,在宜蘭農地爭議上,農民不只是開發或不開發兩派,它不只是兩個極端值,是一個光譜,有些農民比較靠左或靠右,這中間有很多看法,「像我個人就認為農地必須被保護,但對於許多人想到農村生活或是農民自己住宅需求仍需要被解決,所以應該規劃低密度住宅區。」

黃璋如進一步解釋,認識的朋友住在德國不來梅港市郊,那邊其實就規劃的很完整包括都市、低密度住宅區、農村區,在農村裡幾乎沒有農舍,而低密度住宅區就大概一分地一戶人家,在建蔽率有限的情況下,將剩下土地拿來種果樹花園。

黃璋如強調,「我一直形容現在就像是潘朵拉盒子被打開,農民都認為可以在農地蓋房子,要把這樣權利收回,一定會引起反彈」,所以政府可以透過國土規劃設計低密度住宅區,以整體規劃的角度來看,在城鎮郊區、農地邊緣兩者中間建立低密度住宅區,不僅讓農地保持農用,農民不再把房子蓋在自己農地上,而想要過田園生活的都市人也可以去買低密度住宅區的地,這才是根本之道。

農地容積移轉到低密度住宅區 農地維持農用

黃璋如舉例,假設農民有一塊農田,那土地的十分之四權益可以透過容積移轉方式,轉到低密度住宅區,而土地剩下的十分之六就永遠保持農地農用,而轉移到低密度住宅區的土地十分之四裡,一樣是限制十分之一拿來蓋房子,而剩下十分之三就可以拿來做庭園、種果樹使用,維持田園景觀。

對於生活困難想要賣地的農民,黃璋如也說,低密度住宅規劃同樣也能解決這個問題,農民農地容積移轉到低密度住宅區,這也可以賣給別人,「而且其實想過田園生活的人,現在可能一次必須買兩分半地,但對不是要務農的人這土地太大,他根本管理不來,透過農民農地容積移轉方式,他能在低密度住宅區買到適當的土地大小,想要賣地的農民也可以賺錢,農地也不會被破壞,這是皆大歡喜。」

黃璋如也說,這個低密度住宅區還有很多細節可以慢慢設計,概念可以有點像農地重劃,但又避免農地重劃的複雜與高成本,所以由政府徵收都市或城鎮邊緣農地,規劃成低密度住宅區。農民可以用交換的方式,或用該低密度住宅區原來農地的地價購買。但農民用自己農地的配額購買或交換之後,其農地就永遠保持農地農用了。

黃璋如:政府應整體規劃土地需求,各取所需

黃解釋,我國的各種政策,經常是分在各部會,各做各的,沒有整體規劃與長遠構想。農地由農委會管轄,住宅由營建署,農村社區或老人福利由內政部管,國土規劃又由另一個單位負責。如果能一起構想,鄉村是可以成為最好的住宅區,可以保持農地農用、活化鄉村、老農安養。不然,現在村子裡面都只剩下獨居老人,而農村老舊房屋殘破不堪,農地破碎,青年農民租不起也買不起農地。

「我們一直都認為農地要農用,這點大家都贊成,但是有這麼多人想來鄉村居住、想過田園生活,政策為什麼不能滿足他們田園生活需求?讓需要鄉間生活的人得到鄉間生活,農地也可以被保護。」

延伸閱讀:

陳登欽/那些我們奮戰的宜蘭價值,那些讓我們傷痕纍纍,站穩不易的一小步!

陳金德專訪01:打臉農委會,農舍「臨路臨側」非法律,農民不需遵守

陳金德專訪02:農舍位置掐死農村發展,誰有權利要農民種田,讓台北人來看田園風光?

陳金德專訪03:台北拆百分之一的違建,我宜蘭就拆違規給你們看

陳金德為農舍砲打中央,陳吉仲:造成農地破損就是違法,彭作奎重批不可思議

【圖表分析】陳金德欲強硬修法,宜蘭將重返農地狂飆年代?

陳碧源/農地改革不能回頭,呼籲陳縣長,請讓宜蘭走出自己的光榮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