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休耕02》一期稻停灌,稻農、育苗、代耕業者大呼損失慘重,明年註定賠錢

全台一期稻作面積約17萬公頃,農委會今(25)日宣布,因水情吃緊,明年嘉南平原將有1.9萬公頃停灌,並擬定補償措施。不過對嘉南地區的農民和水稻相關業者而言,一期稻是年度最重要的收入,補償只是杯水車薪,想到明年註定賠錢,大家的心情都很灰暗。

陳吉仲保證不缺糧,呼籲糧商不要壓低米價

依據過去停灌產量資料來看,全國年度水稻收成量約減少一成。嘉南平原是國內大穀倉,明年一期稻作休耕,國內糧食會有危機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Covid-19疫情以來,國內糧食、蔬菜及水果都已有盤點,除了依賴進口的玉米及大豆外,稻穀的供應是安全無虞的,「供糧庫存還有89萬公噸,可以供應國人7個月以上。」

某農改場研究員也表示,西部一期稻作下苗時間是從南到北慢慢推進,北部2月底才開始插秧,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觀察,即便是以水情最差的狀況推估,西部休耕停灌頂多八萬公頃,且過去經驗來看,一期稻休耕後會有梅雨等補上,二期稻作仍有收成,且還有公糧庫存,國內米不會有短缺。

雖然米不會短缺,但桃竹苗地區已出現部分糧商壓低米價情形,陳吉仲呼籲,糧商不能把糧價壓得太低,免得打擊農民信心,有些地區糧價已經回到百台斤 1000元以上,「算下來每斤也不過十塊多,分攤給每個家庭吃,一天也沒多少錢,大家要多支持農民。」

日前桃園龍潭農會貼出低價收購(攝影/楊語芸)

歷年嘉南地區曾三度遇缺水停灌休耕

嘉南平原在2004年、2010年及2015年也曾停灌,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表示,嘉南地區一期稻作面積約2萬多公頃,二期稻作面積約4萬多公頃,南部冬季為枯水期,每年此時個工作站會一起開會檢討水情,若當年無颱風或是東北季風雨水補充,隔年確實可能會停灌。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說明,2004年及2010年跟今年狀況很像,都是沒颱風,因此曾文水庫及烏山頭水庫灌溉區停灌、一期稻作休耕,休耕面積約1.8萬公頃,當時休耕狀況皆為嘉義縣約 8 千公頃、臺南市約 1 萬公頃;2015年則是嘉義地區及台南白河地區休耕,休耕面積為8200公頃。

嘉義農民及代耕業者:一期稻是主要收入,休耕損失慘重

過去嘉南地區停灌,農民都怎麼辦呢?嘉義縣政府農業局表示,過去嘉義停灌都是轉作太陽麻、埃及三葉草等綠肥作物。而本次嘉義縣停灌面積以新港鄉、鹿草鄉及太保市最多,三區農民不約而同表示,一期稻作的收成量遠超過二期水稻,是整年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有補償,但對農民來說仍是損失慘重。

「損失慘重,農機貸款如果沒有降息或展期,都不知日子怎麼過。」新港鄉水稻農石玉煌種植面積超過30公頃,平時也有幫農民代耕。他表示,過去只要停灌,當年稻穀收入幾乎是泡湯,且機具停工半年,代耕收入也銳減,僅曳引機還可以去幫別的作物整地。

「我們都是靠第一期賺錢,不種水稻大家不就沒飯吃了嗎?」鹿草鄉的蔡政常自有水稻田3.5甲,幫其他農民代耕約十餘甲。他表示,停灌補償對農民來說至多打平,第一期稻作收成量跟品質都比第二期來的好,「二期稻只有一期收成量的八成不到,又有很多病蟲害。」明年沒有水稻種,附近農民都有些難過。

太保市水稻農劉武霜,自己種稻也身兼農會小組長。他表示,附近農民認為農委會補償措施不應納入糧商,「那些有倉庫的生意人,都會壓農民米價,為什麼要補他們?」他也說,農民最擔心的是口頭承租的實耕者會拿不到補償,希望農委會務必確保這一點。

水稻休耕不只影響農民,育苗和代耕整個產銷鏈都受影響(攝影/林怡均)

育苗業者:一期稻作休耕,明年註定賠錢

補償對於農民及代耕業者僅能止血,對育苗業者來說亦是如此。嘉義縣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理事長暨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秘書長葉漢衝表示,嘉義縣內有40幾位育苗業者,過去此時大家都開始育苗了,明年一期稻作休耕註定大家都要賠錢。

葉漢衝說明,停灌是大家要一起面對的天災,農委會對育苗業者的補償每公頃總計可領2000元,但這並不夠成本,且育苗業者和農民一樣,都是靠一期稻作維持生計,「二期稻作產量低、病蟲害嚴重,又會遇到颱風,大家都是虧錢啦!」

葉漢衝表示,很多二期水稻都是從原田長出的再生稻,農民也因為二期稻作收成不佳,不怎麼願意插秧,因此二期稻作的秧苗銷售量頂多只有一期稻的六成,其中需苗量最多的太保市、新港鄉及鹿草鄉也是本次停灌區域最大的,育苗業者哀鴻遍野。

缺水嚴重,青嫩秧苗明年無法播下(攝影/林怡均)

多重身份都可領,建議改種需水量低的作物

有的農民因耕作面積大而擁有農機具,因此同時也是代耕業者,補償方式只能擇一嗎?農委會農水署署長蔡昇甫表示,原則上只要損失不重複計算,多重身份可以都可領取補償。

蔡昇甫說明,所謂「損失不重複計算」意即為同樣地號只能一人(實耕者)領取,例如:沒有種田的地主與實際耕作的代耕者都來登記同一塊地號,補償會撥給代耕者。而代耕者若自己也是農民,則對農民和農機的補償金額都可領取。

停灌補償裡「對地綠色環境計畫作物項目」的建議轉作項目,包含各式雜糧、需水量低的蔬菜及綠肥作物,但建議轉作的地方特色作物中,竟有需水量高的蓮藕及菱角,蔡昇甫表示,這些項目僅是建議,但因為水量吃緊,也不建議農民種植蓮藕及菱角,最好選擇別的項目。

除了停灌補償,陳吉仲補充,下週還會宣布整體氣候變遷的農業因應措施及調適措施,近年來極端氣候使得農民生產備受挑戰,農委會將盤點及調整所有作物生產模式,例如:將需水量高的水稻種植面積從27萬下修到25萬,多種植其他作物;改善灌溉設施節水等。

延伸閱讀:

嘉南休耕01》水情告急,明年嘉南一期稻休耕1.9萬公頃,停灌補償措施出爐

史無前例!稻作抽穗才停灌,農民怒吼:毀稻苗會遭天打雷劈,政府補償像「施恩」

水圳見底魚蝦乾死!農民怨無預警停灌,實耕者難與地主爭補償,品牌農損失慘重

停灌是人禍而非天災!桃竹苗農民北上陳情,怒吼:不要再犧牲農業!

停灌後遺症》糧價探底!停灌區次級米連累非灌區好米,桃竹苗穀價「一國多制」農民叫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