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陳韋賓:一個農家子弟,重新認識農村

問:是哪一個(或多個)關鍵的特定事件、議題或人物,讓你真正開始關心農業?

個人雖可算是農家子弟,但開始留心農業,其實是始於進入青平台基金會工作之後。基金會成立至今約年餘,舉辦的各項活動,邀請青年朋友與我們一同關懷環境、社會正義兩大議題,為更好的社會環境而努力。其中個人負責執行的「Go local行動體驗日」是與「行動」有關的計畫。

過程中我們和青年朋友一同走訪了一些農村,實際與農村接觸、和農民對話、跟土地親近之後,開始認識休耕、土地徵收、農地污染等各項問題,才真正感受到台灣農業所面臨的各種困境,環境、社會問題兼而有之。而農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其實遠超過自己原先素樸單純的想像。民以食為天,農為立國之本,一切的問題都與我們息息相關。藉由Go local,我們實際走進農村,啟發了我們對於台灣農業的關注。



問:你如何運用自己最擅長的專業、能力,表達你對農業、農村、農人的關心,並展開實際行動?

走訪各地的農村後,發現隨著地區、氣候、人文環境的不同,各地農村有獨特的風情特色,農作模式亦不盡相同。在每次造訪農友、了解地方特色與關注議題後,我們謹慎的為每個農村量身訂做專屬的活動內容,邀請年輕朋友與我們一同拜訪農村,透過不同的體驗活動與農村產生實際連結,表達我們對農村的關懷與支持。

問:請說明你曾經或正在進行的行動?

台灣傳統糧食以稻米為主食,很多人卻是「呷米嘸知米價」,也無從理解「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感覺。於是從今年三月,我們與新竹竹東三重埔農民合作,以「鴨間稻」生態工法、契作的方式,推出為期四個月的「雲端農夫之稻作完全攻略」系列活動。

從插秧、施肥、除草到收成等重要環節,全程參與。以傳統手工方式插秧、割稻、脫穀,除了讓年輕朋友體驗猶如「開心農場」真實版的實驗農場,也讓年輕朋友們實際感受農夫的辛勞。為配合農時,從規劃之初的構思到宣傳舉辦,僅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二名執行人員,有限的預算讓活動的籌備更顯困難。所幸有許多友好團體及當地農友的支持,讓我們得以一一克服人力、時間、技術等各項難題。使活動如期舉辦,順利達成目標。

問:你的行動計畫如何引發更多人參與?如何持續?

一如Go local網站所介紹:「Go local是青平台基金會推廣的新遊樂概念,強調「參與式旅程」— 保留旅行本身的娛樂與探索色彩,同時注入與在地力量的友善交流。透過實訪觀察,親身參與、手作與對話,瞭解我們的土地,認識各地的鄉親,留下獨屬個人、無可取代的回憶與情感連結。」

以契作的方式,讓土地、農民與學員產生延續性的關係,創造無可取代連結。因為獨屬的回憶,與土地、住民情感的深入連結,一切將不再是浮光掠影。我們開始更有意識關心這群「朋友」的生活、這片「家園」的未來,持續回到農村照顧「我們」的農作,為我們的朋友及土地付出。

證諸活動,每位參與過的學員,雖然都為了初次的農事而腰酸背痛,卻大呼過癮;在個人的網誌、文章、照片中開始表現對農業問題的關注。也都將Go local活動推薦給親朋好友,讓更多人有機會重新認識、探索這片土地。我們相信這樣的連結將能夠引發更多人的關懷參與,也更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問:你如何與農友、農村、農人進行互動?參與的年輕朋友給你最大的回饋是什麼?

現代農業,農民往往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水文、生物、化學……迥非我們對傳統農業農藥肥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純想像。每回進入農村,我們都是以學習、認識新朋友的心態前往。在與農民接觸的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農友們純樸的個性與對農業深厚的感情。而參與過Go local活動的年輕朋友們,都能夠對農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肯定青平台的想法,願意為農民發聲,與我們及農家結為好友,不時回到農村,使我們感到自己的努力有了一點成績,就是最大的感動與回饋。

問:你的行動可以怎樣繼續與農村產生更多深刻的連結、支持?

如前所述,個人以為深刻的連結來自於想法上的理解與情感上的連繫。藉由面對面的對話、親身體驗的實作、契作的方式,其間所溝通的不只是訊息的交換或勞力上的付出:因為產生「關係」,願意貢獻更多一己之力,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農村有更進一步的連結。

問:你如何與自己所在的「生活圈」的農業生產者,建立共生、互相支持的關係?

從Go local雲端農夫系列開始,我們造訪農村,發現現存產銷狀態對台灣農業並不友善,於是除了活動的契作,我們開始選擇、並鼓勵學員直接跟農夫購買農產品,既能吃的安心,也能夠避免層層剝削。

問:關於農業、務農的生活,曾給你啓發的一個人、一段話、一本書、一部片?

接觸農村至今,新竹縣竹東鎮三重埔的阿燈大哥是啟發自己最多的現代農夫。阿燈曾經得意商場,卻毅然放棄光鮮亮麗的成功,從縱橫紡織界的大老闆轉瞬間成了默默無聞的小農夫。憑藉兒時的農家經驗,遭遇幾次挫折,思索自己、同時也是未來農村的出路,轉而選擇無毒栽培、生態農法。歷經幾個寒暑的欠收,不停嘗試,錯誤、繼續挑戰,終於贏得冠軍米的榮耀。在阿燈的農坊(其實是過往的工廠)裡,我們感受到的是對朋友的熱情與付出,對農事的嫻熟與不斷學習,對土地的尊重與珍惜。在這裡,我看到了農村的富足、自信和希望。



問:對於其他想要援農的年輕朋友,請給他們一些務實的建議、參考的方法、行動的祕訣?

放下對農村既有的想像,傾聽學習、親身感受。

問:從你的經驗與理解出發,你對台灣農業的未來想像與期待是什麼?

當越來越多人了解農業的重要與各種可能,意識到什麼是慣行農業、食物里程意所何指、糧食自給率有何意義……切身感受農業的無可取代其中的知識智慧多不勝數,我們將學會如何支持在地農業,向農民、土地學習。

可以發現,台灣社會(特別是國家資源)對農業生產鏈這一塊的關注是相當匱乏的。從生產端到行銷端,國家力量一直沒有系統的支持過(破壞倒是不少)。也因此,公民社會只好自立自強,自己替代農會的角色。當然,民間的力量不可能像國家那麼大,因此需要很多團體的共同合作,才可能落實那些原本是農會該做的事。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認為上下游代表的就是這樣一種力量。而我個人希望透過上下游可以吸引更多關注農業的社會力量,一起投入農產業這一塊。

延伸閱讀   青年援農系列
01  何欣潔:莫拉克災區、農鄉重建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