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務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生命課題

10月15日由曾文社區大學在真理大學麻豆校區舉辦的論壇,將近80位關心農業問題的朋友熱情參加,其中有三十多位是專職或兼職的農夫。

這場論壇安排三個主題:社區支持型農業、泰國農民學校的經驗、不丹的全國有機化構想。或許因為在場的不論講者或聽講者都是深愛土地的,所以雖然是不同國家的經驗,彼此間沒有隔闔地交流著,聽者聚精會神,講者熱情洋溢,實在是一場令人感動的心流之會。

首先由來自美國的伊莉莎白韓德森小姐介紹「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的概念與作法。她先問在場有多少位農夫,近30人舉手;她再問:你們吃東西嗎?當然!所以無論如何大家都跟農業有關囉!接著她介紹日本、法國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的經驗,最後回到美國的狀況以及她自身的農場經營經驗。


伊利莎白演講中

伊莉莎白強調,社區支持型農業就是讓農場與消費者、農場與農場、消費者與消費者彼此間都建立一種共同分享成果、共同分擔風險的合作關係。為了建立及維持這樣的關係,必須有農場、消費者以及核心工作群,核心工作群主要處理相關行政事務,如招募會員、聯絡、財務公開、食材整理配送等等。

而會員參與農場運作的深度則隨著農場設定而有不同,最深刻的是會員也一起投入農耕,一起收穫一起分配且財務完全透明,達到共同分享與承擔的理想目標;相對的,也有農場完全自行處理農務,會員只是經費支持而取得產品而已。因此,伊莉莎白以她對美國現今社區支持型農場的觀察指出,CSA的運作形態十分多元,支持者(社區或社群)也愈來愈多樣,但其共通處是:分擔風險、共享收穫、地產地銷。

支持者一旦能因為關心食品而結合起來,就成為一股可以做事的力量。伊莉莎白即以自身的農場為例,她的CSA目前有300戶會員,有28人負責核心工作——網站維護、財務管理、招募會員等。曾經有一位農夫過世了,他的太太要把農場賣掉,伊莉莎白即以土地信託方式招募支持者,最後在14個月後將它買下來持續經營。


戴查演講中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的創辦人戴查(Daychat)介紹他在泰國以農民學校方式推動農業改革的經驗,他分二場演講說明「培育適地種籽」、「藉森林土壤養菌改良田土」以及「運用在地生物對治害蟲」等三項核心觀念與具體作法。有關他的實際經驗請參考本系列(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記錄)的報導,在此不再贅述,但補充一點他在本場與台灣農業研發單位的對話,值得大家思考。

在戴查介紹他們在泰國教導農民選種與育種的經驗後,主辦單位邀請台南農改場專精水稻育種的一位陳博士介紹台灣經驗,他的講題為「水稻參與式育種:台灣在地思考」。亦即陳博士說明台灣的經驗是官方的研究單位曾教導農民育種的工作,在有機農業、貧瘠地區曾有若干經驗,但並不普遍,研究單位稱之「參與式育種」。

針對此,戴查在後來的發言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強調:不應該用「參與式」這樣的字眼,畢竟農民才是主體,在農作這件事情上,不論官方或專家,都應是促成農民自己作主人,自己育出最適合自家土地最適合的品種,進而種出最健康的農作物來。由此可以看出戴查對農民、農業的深刻思考與堅持。

此外,在場的兩位陳博士對泰國農民以「自製液肥」即能改良土壤、且讓生產量與慣型農法相當,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心存懷疑。

戴查強調,帶領農民到森林區取土回家拌以米糠、糖漿、樹葉、魚蝦等自製肥料和液肥,在整地前倒入田裡,灌滿水經過七至十天即能培養出微生菌。只要田土中有夠多的微生菌、蚯蚓乃至水中養出滿江紅,那田力就能支持被選過的稻種,自然就能種出好的稻榖來。

戴查略帶激動的說,在泰國也是常有政府官員或研究機構的人員質疑,他總是好意邀請他們來田間看看,但他們就是不來。他歡迎台灣的朋友到泰國去實地了解。

最後,由多吉先生介紹不丹農林部對整個不丹的農業與環境的政策規劃,他強調農林部的任務就是帶領不丹「邁向更優質的農村生活環境」。

他們以追求70%的糧食自給率為目標,但在發展健康安全的農業與園藝的同時,期望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以減少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且能照顧土地保育環境。目前的工作重點是水資源的管理與灌溉設備的加強,農村也開始推動機械化以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但多吉先生不忘提醒大家:放輕鬆!他始終一派自在自得的樣子,果真是來自幸福國度的子民。


多吉先生要帶領不丹「邁向更優質的農村生活環境」

這場論壇的講者來自三個國家,發展程度明顯不同的三個國家,聚焦於友善農業的經驗分享,聽眾則期望從中得到可以借鏡的東西,那是什麼?或許有人從中看到技術與知識,在比較台灣的經驗後覺得可行或不可行,因此有人增加了信心,但也有人仍有疑惑甚且不信。

其實這都無損於講者,反倒是聽者才有不同收穫,而收穫的不同則取決於他聽講的態度與聽取的角度。

面對從事友善農業的朋友,如果只從技術面看就實在太可惜了!那其實是生命課題,一個個或一群群認真的生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開展生命的歷程,他們如何想的?他們如何邁出第一步?他們如何與人合作?帶著什麼樣的心思?有過些什麼歡喜與憂愁?

當我們關注這些問題並時時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呼應,我們就更能深刻體會到些什麼,因而得到鼓勵而培養更強的心力。只要有堅強的心力,摸索技術自然不成問題;相反的,沒有心而徒有技術根本無法成事!

伊莉莎白告訴我們,她因為年少時參加農業體驗營深受感動而種下後來務農的因,而真正接觸有機農業則是因為關心兒子的食物才開始的,她推介《美好生活》這本書(立緒出版社有中譯本),十分嚮往作者聶爾寧夫婦(Helen and ScottNearing)所活出的典型。這對夫婦原本都是令人欣羡的中產階級,先生史考特是大學教授,太太海倫則生於東岸的富裕家庭,1932年他們遠離城市展開他們60年的田園生活。他們素食、反戰、自給自足、倡導社會正義與和平主義,親身踐履了一種質樸而有意味的生活方式。

伊莉莎白說書中作者訂定的生活原則之一是:每天只應勞動四小時,另外四小時應該用來從事藝術與寫作,再有四小時則用來社交互動。那是一種對生命清楚思惟之後的抉擇與決斷!

顯然,今天站在我們面前的伊莉莎白也是認真思惟過而努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活,但她並不停留在自身的層次,而思考與實踐著更高的層次—人的連結與組織的經營。因此,CSA乃是一種機制,由一些個人組成但發揮著超乎單一個人的作用,形成一種自利利他的作法,真實運作著。

泰國的戴查何嘗不是如此?在母親去世後曾經短暫出家的他深刻地思惟了自我、家族以及泰國的農民,他找到協助農民脫離痛苦輪迴的道路,堅定地邁出第一步。在演講中他說:泰國有一句諺語,「聰明人選擇適合自己腳的鞋子,愚蠢的人卻削足去適合拿到手的鞋子」。

戴查說,農民不自己培育適合自己土地的種子,而是花錢買來種子再花更多錢買肥料、農藥來照顧它,就是削足適履。米之神基金會20多年來,致力研究種子,教農民育種,改良土壤、防治蟲害,就是要改變人們的思惟,讓農民作自己的主人。

戴查深信佛教,他在基金會旁一棵巨大的雨豆樹上搭建了一小棟樹屋,那就是他的居所。他說,什麼是快樂?年輕時富裕的家族不能給他快樂;現在既便已有兩個孫子了,偶而他回到曼谷和兒子孫子同住,也不覺得快樂。唯有回到基金會與同事做著幫助農民的事,才感到快樂。這讓我聯想到悉達多(釋迦摩尼)從皇室的大出離,也想到學佛者相信唯有利他才是自利之道,才是離苦得樂之道。

從他的神情,我想起前次在泰國時他就說,他愈來愈堅定地相信這條路是米之神要透由他來開展的,是莊嚴的使命呢!

往往我們太少交流有關生命的覺悟,總在技術上談論,其實,友善小農、社區支持型農業乃至農民學校,都是關乎對資本主義的重新思惟,對自身生命的重新抉擇,對人我關係的重新想像,對下腳處的重新安排,怎能不以生命的覺悟為動力呢?怎能不靠生命的交融而生出更大的相互提攜呢?

浸潤於資本主義過久的我們,只能透過重新的思惟與實踐來摸索前路,而最終我們期望,能自然地仿彿本能地走在健康的土地上,平和地有意味地生活著,如同不丹那幸福國度的子民一般…

 
左/ 戴查過著儉樸自然的生活,住在一棵雨豆樹的樹屋中。右/ 作者(右)參訪泰國米之神基金會,與戴查合影。

延伸閱讀
「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紀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