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夏耘農村草根訪調系列二:二林王功(3)

文/林樂昕、陳寧、黃裕穎、紀心韻、楊湘琳、林明樺、陳怡君、吳佳玲、陸冠名、鄭弼偉

前言 「夏耘二林/芳苑訪調小組」是夏耘農村訪調的其中一支隊伍,本組的訪調範圍並不僅囿於傳統的「農村」,在著名的台灣農鄉彰化二林之外,更順著對於台灣一級產業的關懷前進彰化西南沿岸,探訪芳苑與王功的近海養殖漁業。

夏耘二林王功訪調【第四天】
文/ 楊湘琳

一早起來,又再度前往二林鎮市場,這裡是一個相當傳統的市場,相較起我居住的地方,這裡的市場算是相當有規模的。相較起都市,在這裡有許多肉羹、麵線、麵攤都早早就已經開始營業,鄉下人是很習慣把這些都市人當作主食的食物當成是一早精力充沛的來源。而傳統市場的另一個特色並是有許多阿嬤早早就帶著蔬菜在市場的路旁,鋪起尼龍作的墊布,在小板凳上坐下,開始擺起小型的蔬果販售區,有人經過時,便揮手叫喊道「頭家娘,看看喔!」。這就是傳統市場的販賣型態,「頭家娘」和「頭家」是最常聽到的稱呼。

在傳統市場工作的商家店員都是有一定的年歲,這似乎和農村青壯年人口的流失息息相關,在這裡的農村並不常見到年輕的勞動人口,更別說是在傳統市場經營小攤販了。

吃完早餐之後,前往芳苑洪代表家,洪代表隨即帶我們去參觀水耕農業,水耕農業是精緻農業的一種,將蔬菜種植在水上面,而不是土。蔬菜和水並非直接相連,而是有保利龍相隔,利用保利龍的浮力將疏苗支持於水之上。至於施肥的部份,是直接將肥料放入水中讓植物吸收。除了種蔬苗之外,其餘的都是機械化處理,包括溫度控制、水的流動等等。經營水耕農業的是洪大哥,他經營水耕農業只有兩年的時間,他說水耕農業一開始需要的資本就比普通農耕的資本還要高十倍,而實際賣出的價錢只有普通農耕的四、五倍。主要的銷路還是往台北銷售。

洪大哥是法律系出身的,當過代書、老師等職業,後來向許多從事此產業的專家以及向相關產業單位請教後,現在致力於水耕農業此項產業上,至於為什麼要投入此項產業呢?他提道「想投入這個行業,也是因為對於農業擁有熱情。」在和我們述說的過程當中,他一直強調農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必須要有相當的熱情投入,才能夠成功。

這與現在社會上主流價值觀是大相逕庭。社會主流價值觀往往認為,農業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往往需要曬太陽以及耗費許多的勞力。甚至會認為,農業是第一級產業,在技術層面不如現代生活的工業、資訊產業等等,但是經過這幾次深入了解農民的工作產業之後,我發現農業其實擁有著相當深奧的知識體系,包括必須了解氣候、對於如何與環境和諧共處,甚至市場上的買賣交易,都是我們未知的領域。

之後隨即前往大城鄉,大城鄉是位於彰化與雲林的交界處,據月英姐說這裡是全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近二十年來,至少下陷了320公尺。溪流不時都會有上游畜牧業排棄的死鴨流過,溪流也飄散著臭味。觀望四周,堤防至少加蓋了三次,而馬路也是一直在墊高。

之後,接著去了八輕的預定地。八輕,也就是國光石化,之前對於國光石化的印象只停留在白海豚,而國民信託的口號也是打著「搶救白海豚」。但是,來到了預定地之後,一望無際的是招潮蟹以及活蹦亂跳的招潮蟹,而在海底下還擁有許多我未知的生態,這才知道八輕不只是危害了白海豚的游行路線,眼前所見一覽無盡的潮間帶,都將因為填海造陸而不見,潮間帶所孕育的豐富生態系也將無影無蹤。

  

潮間帶—招潮蟹、彈塗魚與白鷺鷥的家

緊接著,來到了大城鄉的鷺鷥林,這一大片樹林是白鷺鷥以及夜鷺生存的地方,每當三、四月時,會有上批的鷺鷥在這裡築巢,牠們的巢是由樹枝所建成的,往往白鷺鷥要築巢時,會先找尋是否有築好的巢,如果有就會佔據先鳥的巢,住了下來。

在前往樹林的路上,有一隻小白鷺鷥掉進了人造溝裡,小白鷺鷥的羽毛並不像成鳥的羽毛上面有蠟,所以一旦小白鷺鷥掉進水裡,羽毛就會快速吸收水分,小白鷺鷥便無法飛翔,容易死亡。我們用樹枝把小白鷺鷥勾起來之後,月英姐將它放在田裡「曬太陽」讓牠回溫,而我們也因為興奮以及新奇,一直圍著小白鷺鷥,目不轉睛盯著牠看,瞧牠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在這裡居住的村民也很極力的在保護這片鷺鷥林,但就緊臨著鷺鷥林,旁邊就是一個快速道路的工程,一旦快速道路興建開始,就一定會破壞這個浪漫的鷺鷥林,而破壞的不只是生態,也將破壞人與自然共諧的可能機會。

【大城西港-尋找鷺鷥林
文/ 林明樺

從芳苑出發,沿著台十七線往南來到彰化大城,這裡是濁水溪的出海口,在地人常稱此地為彰化西南角,或以風頭水尾來形容地理位置造成的不利於農耕與出海的生存困境。然而就算是風頭水尾,海口人的韌性依舊不變。彰南沿海-新寶、王功、芳苑以養蚵、蛤為主的經濟型態,而大城緊鄰濁水溪出海口,溼地屬泥濘地,因此居民順應不同的溼地條件,以近海養蜆、內陸養鴨居多。大城受限於沙質地,農地耕作以花生、西瓜為主要作物。晚近漸有農民改採水耕式種植蔬菜,除獲利較高之外,作物也較多元,唯經營水耕蔬菜的門檻與成本較高於農地耕種的方式。

也因為地處偏遠,位於大城的西港沙崙吸引了許多白鷺鷥聚集,形成了中部最大的鷺鷥營巢。在正中午的時間,夏耘小組跟隨嚮導來到傳說中的鷺鷥林,原以為會有許多鳥兒在此飛舞,卻只見少數兩三隻白鷺鷥與夜鷺在周圍的水田中覓食。經嚮導解釋,才得知這個時間點鷺鷥都外出覓食了,而鷺鷥林的最佳賞鳥時間是在傍晚,倦鳥歸巢的時刻。


這一大片潮間帶,是眼見為憑的感動

於是,夏耘小組一行人,在大太陽下漫步鷺鷥林,隨著嚮導的腳步與解說穿梭大葉銀合歡與木麻黃交雜的自然林中,泥土、鳥屎、樹木,混合出一股近海特有的土地潮溼味道。

途中一隻落難的小白鷺讓一行人想盡辦法從溝中將牠救起,勇敢的嚮導說:讓牠曬太陽回溫,動物就是要任由其順應自然,盡量不要人為干預。一時之間,大夥似乎不忍就此放下小白鷺往前行,但得知人為干預動物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後,似乎也慢慢學著去接受動物原本自有的求生本能,在當下或許狀似殘酷,但是尊重自然才是與萬物和平共處的不變法則。

距離鷺鷥林不遠處的西港橋,站在橋上不時飄來陣陣魚腥味,低頭一看,不知怎麼一回事,橋上竟有許多魚乾與螃蟹的屍體,有的已乾枯、有的被車子壓的扁扁的,難不成魚與螃蟹有超能力跑到橋上來尋短?經嚮導說明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大城地區陸地有嚴重地層下陷,而濁水溪出海口的泥沙也不斷的淤積,因此漲潮時,溪流漸漸高過於橋墩,魚與螃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遺留在橋上回不了家。

距離橋不遠處有棟荒廢的紅磚屋下沉近三分之一的深度,原來站在這片土地上,親眼目睹地層下陷的建物是如此的怵目驚心。歸咎地層下陷的原因,不外乎是二林榮成紙廠與位於濁水溪對岸的六輕龐大用水量導致水資源分配不均而來。六輕隔著濁水溪與大城遙望,站在大城西港的中心點往南望,巨大的六輕煙囪不斷的冒出灰白色的煙,不禁讓人要大聲的抱不平,除了工業的資源壓榨與環境污染、政治人物也藉機醜化大城是不毛之地外,並藉機順勢推銷更耗能、更污染的國光石化給大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