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宰活禽近一個月,攤商生意掉五成

禁宰活禽政策上月17日起實施至今,傳統市場賣雞生意平均下滑五成。雞販抱怨,以前一天賣3、40隻雞,現在一天能賣出10隻就不錯了。許多攤商凌晨就去批發場挑雞,但挑好的雞要等候電宰,得排隊等上2小時,整晚都不用睡,大罵政府配套措施不足,6/13要上街抗議,「寧可生意不做,也要上街頭表達怒火!」

以前一天賣3、40隻,現在只有個位數

傳統市場裡,人潮絡繹不絕,唯獨賣雞肉的攤販前冷冷清清。在新北市賣了20年雞肉的陳先生,整個上午只賣了3、4隻。他說,上月17日禁宰政策實施後,他的生意少了八成,「大家怕電宰的雞肉不新鮮,寧願改買別的肉,連老客戶都跑光了。」

陳先生說,以前一天可以賣好幾十隻,一家四口全靠這份收入過活;現在電宰要錢,買冰箱、冰塊也要錢,生意又變差,不僅沒有得賺,有時候還要倒貼,只能先撐一陣子,期待消費者回流。

有些攤商表示,電宰好的雞,悶在塑膠袋裡,夏天氣溫高,加上路途奔波,在攤子擺盤頂多約2小時,雞肉就開始變白、有味道,「只好自己吃或送給親朋好友,不然顧客吃了出問題,以後更不會來買了。」

顧客也抱怨,電宰雞看不到屠宰過程,很難確定雞隻是否新鮮。有顧客嫌棄雞肉宰好放太久,肉都風乾了,在市場繞了好幾攤,才終於勉強買了一隻雞。

(特寫)電宰雞放兩個小時就有味道了,客人還嫌棄放太久肉都被風乾了
電宰雞放兩個小時就有味道了,客人還嫌棄放太久肉都被風乾了

顧客買特色雞要先預約

雞隻攤商抱怨連天,民眾的選擇也變少。由於土雞和閹雞、珍珠雞等特色雞種,每天銷量不穩定,攤商為求保險,大多只賣銷路穩定的仿土雞。有顧客為準備端午節要買雞拜拜,特地提前一周,拜託熟悉的攤商幫忙在批發市場買土雞電宰,顧客無奈地說:「超級市場裡的雞不新鮮,只能向熟悉的攤商預約,但真的很不方便。」

雖然不少民眾不喜歡買超級市場的雞隻,但雞隻攤商擔心,未來電宰廠若聯合運輸商,直接向雞農買雞,再和大型通路合作,壓低價格,小攤販根本沒有競爭的本錢,遲早會倒閉。

禁宰政策實施後,攤商生意至少掉五成,一天賣不到十隻

排隊電宰,整晚不用睡

除了生意大跌,排隊等候雞隻電宰,也拉長攤商的作業時間。許多攤商為了顧品質、省下每趟約400元的代送費,凌晨2點多就到活禽市場挑雞,在現場等候電宰,但光是買十隻雞電宰,就要排隊等候2小時,運回來後,還得清洗處理。以前挑好雞載回來,花不到2小時;改為全面電宰後,現在一整晚都不用睡;有攤商直言,再這樣下去人就先倒了。

農委會雖不斷表示,會媒合攤商與電宰廠,但整個大台北只有一間電宰廠,有些縣市甚至得要奔波百里,而且重大節日屠宰量還可能暴增十倍,能否應付是個大問號。

攤商表示,他們不是不願配合市場禁宰活禽政策,但政府配套措施不足,就連現宰時用的脫毛機、燙毛機,也沒有任何回收機制,有些雞農前一年才換新的,現在只能當破銅爛鐵賣;甚至有稽查人員說,殺雞器具不能放在市場裡。攤商大罵,政策匆匆上路,卻要攤商自生自滅,6/13一定要上街抗議,表達心聲。

端午節將近,許多顧客買土雞拜拜,還要先預約
端午節將近,許多顧客買土雞拜拜,還要先預約

 禁宰活禽系列完整報導,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